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阅读 26929
来源:发改委
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期间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多次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作出重要论述。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以及山东考察时,进一步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深刻阐述,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我国实际国情而作出的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当前,我们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依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生产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次次科技和产业革命,带来一次次生产力提升,创造着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呈现多点突破态势,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打开生产力跃升的机遇窗口,为生产力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在此背景下,围绕科技制高点和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国际竞争愈发体现为生产力迭代升级的竞争,以及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竞争。机会稍纵即逝,我们要准确把握、牢牢抓住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新质生产力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彰显了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巨大潜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关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减弱,依靠大量资源能源投入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明显差距,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产业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要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变革、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拓展生产力发展空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具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条件,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二、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没有一支与现代科技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就难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正在深刻重塑劳动者队伍,善于创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捕捉新需求的新型劳动者越来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引领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的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在颠覆性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方面作出重大突破的顶尖科技人才,以及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另一类是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别是以卓越工程师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工人。我国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研发人员总量超过600万人年,领军人才不断涌现,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生产工具在劳动资料中起主要作用,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和区分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科学技术只有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生产工具的科技属性强弱是区分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的显著标志。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应用,孕育出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削弱了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的限制,大大拓展了生产空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物质条件。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工具加快应用,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非实体形态新型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极大丰富了生产工具的表现形态,促进制造流程走向智能化、制造范式从规模生产转向规模定制,推动生产力跃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建设万余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2%、79.6%,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引领生产力跨越发展的作用凸显。
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人类通过劳动过程中对劳动对象的改造,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物质财富。得益于科技创新广度延伸、深度拓展、精度提高和速度加快,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的宏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的微观世界,都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最前沿。这些领域的探索在不断深化人类对时间、空间和生命认知的同时,大大拓展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方面,人类向自然界提取物质和能量的手段更加先进,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展至深空、深海、深地资源和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比如,海上风电正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我国建成全球首座水深超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推动海上油气挺进“绿电时代”。另一方面,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并转化为劳动对象,大幅提高了生产率。比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成为重要劳动对象,数据生成、共享、开放、流通和应用步伐加快,既直接创造社会价值,又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融合,进一步放大价值创造效应。
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力要素间更高水平的协同匹配。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无论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还是科学技术、管理等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都是生产力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一系列新技术的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引领带动生产主体、生产工具、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变革调整,推动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便捷化流动、网络化共享、系统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比如,智能化的新型生产工具在大量替代低技能劳动者的同时,提高了高技能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在质和量上重新组合,形成更具创造力的生产组织形式。
三、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要素,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从现代生产力变革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技创新深刻重塑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基本要素,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质态演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对“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大论断的拓展和深化。以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23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居第12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具备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没有产业作为载体,生产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持续迭代升级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已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将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为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在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一定领先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我国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研发模式、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组织结构等全面革新,这将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孕育形成。当然,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一体两面,供需有效匹配是社会大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标志。社会供给能力和需求实现程度受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依托高水平的生产力才能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我国大部分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新平衡。一方面,新需求对供给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牵引和激发新供给,撬动生产力跃升。另一方面,基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新供给,能够提供更多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环保性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和引领新需求。新质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强劲推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以高质量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助于实现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和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更好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实现路径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升级为方向,着力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和质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正确处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探索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二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多管齐下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生产工具、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三是处理好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之间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共进,在开放环境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四是处理好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二者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力,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激发劳动者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一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将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二是加强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探索中国特色工程师培养体系,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引进政策从“筑巢引凤型”逐步转向“以才育才型”,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度,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力度,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技计划项目,为全球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
创造和应用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引领劳动资料迭代升级。一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各方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造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硬科技”。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三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力推广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工具,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拓展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不断开辟生产活动的新领域新赛道,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的增长引擎,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二是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强对未来产业的统筹谋划,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对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进行多路径探索和交叉融合,做好生产力储备。
推动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要素协同匹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产业组织和产业形态变革调整,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不断提升生产要素组合效率。一是培育新型企业主体。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和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好产业链的融通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二是培育新型生产组织形式。依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协同共享和高效利用,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平台化、网络化和生态化转型,打造广泛参与、精准匹配、紧密协作的产业生态圈,加速全产业链供应链的价值协同和价值共创。三是培育新型产业形态。积极发挥数据要素的“融合剂”作用,推动现有业态和数字业态跨界融合,衍生叠加出新环节、新链条、新形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智慧农业等新业态,促进精准供给和优质供给,更好满足和创造新需求。
五、创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制度和政策环境
新征程上,要充分发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瞄准堵点、卡点和难点,持续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一是健全支持原始创新的科技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提高“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在评价标准中的地位。二是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主动设计、牵头发起和积极参加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科技创新法律、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环境等方面的制度与国际接轨,提升新兴科技领域全球治理影响力。三是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尊重自由探索和首创精神,提高整个社会对原始创新的包容心、宽容度和承受力,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奇思妙想的成长放大和落地转化提供充足空间。
完善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一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强化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科技、环保、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在谋划发展战略、集聚高端要素、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全产业链攻关、全要素支持、全生态发展。二是拓展新兴技术和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大对新产品、新服务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推广应用力度,支持建设新技术新产品中试基地和应用测试空间,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牵引作用。三是强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涵盖天使孵化、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上市培育、并购重组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针对新兴领域发展特点,研究完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保护机制,重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并购、专利授权等复杂场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充分保障企业创新收益,强化创新激励。二是完善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市场监管制度。对自动驾驶、生物医药、大模型训练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引入执法“观察期”制度,设立“免罚清单”机制,给予企业适度容错空间,为企业创造自由宽松的成长和创新环境。三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放宽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大力破除各种市场准入的显性和隐性壁垒,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平等准入,切实保障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机活力。
健全按要素贡献分配制度。加快健全知识、技术、数据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充分体现要素贡献,保障其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收益,让各类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是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价值的收益分配制度。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明确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深入实施股权、分红等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的中长期激励政策。支持创新型国有企业对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实施股权激励,提高技能型人才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二是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充分尊重数据处理者在采集、存储、处理数据中的劳动、技术、资本等投入,依法保护其使用数据和获得收益的权利。完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和核算的财会制度,为合理确定数据要素贡献奠定基础。
统筹谋划新质生产力布局。把新质生产力纳入重大生产力布局进行统筹谋划,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科学合理的承载空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在科教资源相对丰富和新兴产业具有领先优势的地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发挥这些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优化传统产业布局。强化内陆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推动制造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中加快转型升级,努力保持我国产业链的完备性、先进性。三是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在发达地区率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是优化未来产业布局。鼓励各地结合自身优势自主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在未来产业布局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建立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
(作者: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原文发表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期刊2024年第5期)
科技服务机构星级评价申报
点击进入
技术转移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申报
点击进入
扫码关注
科技服务评价公共平台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
科技服务机构星级评价工作委员会 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68809478
邮箱:kjfwpj@126.com
微信二维码